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35 (第1/2页)
,好像这些诸侯王想要联名弹劾齐国国相主父偃,和丞相陈蹻。”刘彻听到“陈蹻”两个字,登时拍了一下桌案,喝道:“这和陈蹻有什么关系?”公孙弘道:“卑臣私以为,实行推恩令,治罪淮南王、衡山王是丞相的功劳最大,所以这些诸侯王料定丞相是推恩令的主导者,所以……”刘彻听了没有说话,卫青的心也提了起来,他虽然是个武将,但是在朝廷混迹久了,也听过杀晁错,清君侧的事情。公孙弘道:“陛下,十二王的上疏马上就会到达京城,陛下要早作决断啊,陈蹻和主父偃不杀,难以平复诸侯王的怨恨,很可能重蹈当年七国之乱的覆辙啊!”刘彻冷笑了一声,让公孙弘登时住了嘴,两条腿直打哆嗦,就听刘彻冷飕飕的声音,道:“先皇杀了晁错,七国之乱不照样发生了么?”“这……”刘彻挥了挥手,不让公孙弘继续说下去,道:“这件事情事关重大,朕要廷议,公孙弘,你去给朕把三公九卿都叫过来。”“诺。”公孙弘立刻就退了下去,刘彻伸手揉了揉额角,似乎有些疲惫,道:“一件事刚刚要过去,又来了一件事……”三公九卿也听说了齐王刘次昌的事情,很快就赶到了宣室阁。刘彻又恢复了镇定自若的样子,把疲惫掩藏起来,坐在龙坐上,道:“各位也都听说了,就说说自己的意见罢。”刘彻说完了,扫了一眼众人,眼神留在张汤身上,道:“张汤,你先说。”张汤连忙站起来,行礼道:“卑臣以为,推恩令并没有错,齐王确实有罪在身,但是罪不至死,而主父偃也确实专横跋扈,用权无度……”刘彻轻笑了一声,道:“朕让你说看法,你反倒做了老好人,都有错。”张汤碰了一鼻子灰,但是保持中立的态度是最好不过的,只是再行了一次礼,又坐了回去。刘彻瞥斜了一眼旁边的汲黯,道:“汲黯的看法呢?”汲黯站起来,想了一会儿,才垂着首,道:“陛下,此时事关重大,当年先帝杀晁错,就是因为晁错提出削藩之事,让诸侯王感觉惶惶不安,但是杀了晁错,七国之乱仍然不可避免。眼下的局势,虽然诸侯王颇有不满,但是远远不能和先帝时候的诸侯王势力相比,诸侯王已经没有兵权在手,能够引导的也只是舆论,主父偃确实有错,收受贿赂的证据还在排查,不过已经基本确凿,罪还不至死……只是,陛下要考虑一点,齐王年少,秉性软弱,在诸侯王中口碑甚好,再加上正在皇太后大丧期间,诸侯王难免会拿次做文章,如果不处理此次事件,想必诸侯王会借此机会,要求撤回国相刺史的设置,到时候兵权又要回归诸侯王,陛下这么多年来做的事情,就算是白费了。”刘彻听了,只是沉默,汲黯分析的太对了,国丧期间,十二王联名上书,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,如果不及时安抚,好不容易收归来的兵权就要付诸一旦,更有甚者,诸侯王被打压了两朝的势力,将会死灰复燃。刘彻道:“还有人要说么?说说自己的看法。”公孙弘应声站了起来,道:“陛下,卑臣有话说。让诸侯王所忌惮和惶惶不安的,并不是主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